

我们周围有很多爱讲道理的人,其中以父母长辈最为明显和突出,仔细回想一下,都记不起他们不跟我们讲道理的时候,是怎样与我们沟通的:上学应该要早些起来,上课应该集中注意学习,在家应该听爸爸妈妈的话,在外面读书要听老师的话,年龄不小了应该要成家……
我时常在想,我们的抵触和难受难道父母长辈不会有觉察吗?为什么还是这样的跟我们互动呢?会不会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除了这样的沟通,还能怎样跟我们建立联系?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习得过,如果不讲道理,应当如何与人沟通?
但是这样的互动模式是不健康的,如果是只讲道理,那么人是活在“应该”之中,我们就没有活在“真实”里了。
道理是外来的,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化的父母和外部世界,如果我们一直被要求,应该要这样,应该要那样,而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,也不被关怀是什么感受,我们就会在自己的心理也变成一个对自己有很多要去的人。
我们也会时刻提醒自己:我应该要怎么做,我不能那样做。这样的模式也会带到我们跟他人的互动,就变成,你不能那么做,你应该要怎么做……如果我们变成这样的互动,一定是会受到挫折的,因为没有人喜欢跟只讲道理的人有亲密关系,他们看不到活生生的人的存在,看不到每个个体的个性差异,他们固执的活在某些大道理里,认为人应该遵从他说的那些道理,这样就会造成两种后果:分裂和强迫。
总结来说,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不健康的互动,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周边的人,都是很不舒服的,他们会有负担感,我们也会感到难受。
一个只讲道理的人也是最容易发生强迫行为的人,因为只关注道理,信奉“应该”法则,当这种道理和应该跟自己的感受冲突时,一味采用的是压抑自己的感受,或者让自己的感受让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,由此,构成强迫。
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,当我们有能力看到这一点,就可以在自己对别人或者对自己有过分要求时,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过往经历造成了自己这样的不舒服,健康的互动模式是,看到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体性,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真实感受,让我们是真实的在互动,而不是通过道理和要求,还有应该。
